效率成就品牌,诚信铸就未来

只有更好的服务,才有更多的用户

  • “**美的书”:有灵魂,更动人

    发布时间:2017年10月25日
  •    上海书展中,有一种美叫作“**美的书”。
        对许多读者来说,去书展一览中外“**美的书”的真容,在电子信息时代感受那份来自纸与设计交融出的魅力,是一年一度的期待。
        10多年来,已经有296种“中国**美的书”陆续与读者见面,其中一些还在“****美的书”角逐中获得荣誉。一路走来,“**美的书”的评选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变化?今天书籍设计师们如何看待书的颜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?2017年上海书展期间,在千彩书坊举办的“美书”对谈分享会上,“中国**美的书”评委与设计师们纷纷讲述了各自的体验与观察,并在结束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。
        设计之美在于多元和未知
        读书周刊:各位是“中国**美的书”的评委或**者,想请问各位的是,在你们心目中书籍之美是如何定义的?
        朱赢椿(书籍设计师、南京师范大学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):对于什么是美,其实并不存在一个标准答案,因为美是随着时间的转移、人的心态转换而变化的,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中美的风向标是不同的。
        拿我的《虫子书》来说,它获得了2017年“****美的书”银奖,国外好几个出版商都来联系过我。但在国内,却不乏读者表示不认同。他们觉得,这样一本“没有内容、不是人写的”书做得这么厚,纯属“浪费纸张”。这就是审美的差异,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。也许,过几年那些读者不经意间再翻到这本书时,会和我一样为虫子们“创作”的天然画作着迷。
        所以我想,书籍之美在于它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包容性,设计之美在于多元和未知,设计者有很大的发挥空间,进而可能带给读者观赏和阅读中的**。
        姜庆共(平面设计师):就像朱老师所说,不同的人对美的理解是不一样的,像我这样1960年出生的人,和“90后”、“00后”的眼光肯定就有差异。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往往会“朝里看”,发掘历史的美、周边的美,而年轻人可能想要“朝外看”,受到其他**不同美学风格的影响。
        但是,不管美有多少种形态,书籍之所以美,还是在于读者在翻阅的过程中,能够与作者、设计者产生内心的共鸣或思想碰撞的火花,而非仅仅在于书本身的“颜值”很高。
        读书周刊:设计师表达了他们眼中的书之美,评委会对美的理解是什么?说到“**美的书”评选,有人可能会以为是针对书籍的封面、版式、装帧等方面分类进行评比,但“中国**美的书”改变了过去的这种评价标准。
        吕敬人(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、“中国**美的书”评委):如果用一种俏皮的方式来比喻,读者第一眼看到一本书就好像是第一次“相亲”,看的往往是书的外在。但仅有第一感觉是不够的,还要深入接触、体会内在的美。所以,我们评选一本“美书”,不光是它的“皮儿”好看,还会考量文字的编排设计、书籍的装帧和印刷等“里子”,真正的美是“内外兼修”。
        如何才能做到“内外兼修”?设计师如何在充分传达文本内容的同时,把一本书的韵味、气质通过设计语言精准地传达给读者?这就不得不提到“整体设计”的概念。
        过去的评价标准有着时代的烙印,那时人们还处在阅读相对贫乏的状态,对一本书的要求往往是“白纸黑字”能读出内容就够了。但随着文化出版的繁荣,今天人们读书已不仅仅满足于阅读文字了,还会想要视觉、触觉、味觉等具有“五感”的阅读体验。“整体设计”意味着设计师会参与到书籍问世前的全部过程,扮演多重角色,为读者呈现一本书如何存在的全方位表达。因为完整,所以富有灵魂,从而更能打动人。
        设计师的“不满足”
        读书周刊:10多年来,“中国**美的书”评选经历了不少变化。例如,有一些设计师开始参与到书籍文本内容的编写,甚至干脆身兼作者和设计师二职,设计师的“不满足”是不是现在的一种趋势?
        朱赢椿:如果条件允许,大家可能都愿意当作者并且设计自己的书,表达自己的理念或者意志。但我觉得,这样的精神特质不是所有设计者都具备的,偏创作型的设计者可能更适合走这条路。
        为他人的书做设计和为自己的书做设计,对我来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。前者要求我隐藏自己,完全“活在他人的**里”,和作者一起展现那本书独有的精神面貌;做自己的书则好比做自己擅长的菜,酸甜苦辣咸以及火候,各种度都由自己把握。
        姜庆共:对我个人来说,身兼二职是很自然的事情,因为两个角色是相辅相成的。
        我从事平面设计的工作,一直以来对上海本土文化有关的书籍很感兴趣。我自己开始创作内容,是因为当时观察下来发现,这类书籍的表现形态大多比较传统、以文本为主,而我作为一个平面设计师就会考虑,能不能用别人没有表达过的视觉方式将城市文化的内容体现出来?于是,我成立了“上海风景”工作室,自己写书、设计书,过这种充满挑战的生活。
        吕敬人:两种身份,其实是两条平行线。一方面,对绝大多数设计师来说,他们的责任就是为作者、出版社设计出一本充分体现文本内涵的书;另一方面,对于有个性的设计师来说,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以作者的身份去贯彻“整体设计”。
        这两条线并没有高低之分,我们鼓励设计师们都可以去尝试。但设计师应该明确的是,书的颜值是为价值服务的,本质上还是为了关照广大读者的阅读,绝不能把设计作为一种自我表现,或是“炫技”。
        读书周刊:纸质书的“荣辱兴衰”是今天大众关注的话题。随着电子阅读在我国的普及,书籍设计师们如何看到这种“威胁”?在这个时代,“**美的书”的评选想要传达什么样的理念?
        吕敬人:如今,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,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。但我认为,书籍设计师也不必感到惊慌,而是应该冷静下来思考自己的定位。
        有人说,书籍设计师就是一个“配角”,一定意义上的确如此。但是,能辅助主角演出好的配角也是很出彩的。更何况,谁说配角不能晋升为主角呢?在电子阅读普及的当下,书籍的设计感反而被重视起来,设计师能抓住时代机遇,在纸面设计的传统中寻找到一条实现自身价值的路,也是完全可行的。
        纸质书不会消亡,中国书籍出版的进步空间还很大。我们也正是希望通过“中国**美的书”评选,选出那些能够充分体现文本价值的书和那些体现中国**印制水平的书,同时也给具有实验意味、可能为未来创造出丰富阅读形态的书一些空间。
        朱赢椿:纸质书在中国一直有个颇为尴尬的境遇,那就是价格一高,读者就不乐意了。很多时候,人们买三四十元一杯的咖啡,觉得理所当然,但遇到同等价位或者偏高一些的好书,就会犹豫不决。
        我认为,作为书籍设计者们应该正视这种现象,慢慢引导,不能抱着“自己玩自己的”态度而不考虑读者的接受度。我的做法是,尽量避免过度设计而增加成本。毕竟,真正关注书的内容的人,是不会执迷于设计的技法的。
        “走出去”与“请进来”
        读书周刊:每年,“中国**美的书”**作品都会“走出去”,到德国莱比锡参加“****美的书”评选。与此同时,近年来也有来自德国、荷兰、瑞典、芬兰的书籍设计师被邀请过来,与中国的设计师们交流、分享。这样的中外交流,为这个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?
        吕敬人:打开窗口,请**各地的设计师畅谈设计理念和方法,感受不同文化的多姿多彩,是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事情。在交流中,大家都会清楚地看到各自的优势和劣势,也可能会产生观点的交锋,但这不是为了竞争和所谓的面子,而是敞开胸怀去吸纳对自己有益处的东西。
        今年,我们和瑞典、芬兰的设计师对谈时,当她们表达出“文字就是森林,文字就是生命树”的时候,大家都感受到她们对文字的尊重,受到了感动。她们对书籍设计的热爱和执着,也让我们的设计师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,以及工作的价值。
        “中国**美的书”就是一个切口,将别人的长处融会贯通进我们的设计,也把我们文化中的精华传播给**读者。
        读书周刊:现在,关于城市文化的书籍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。“**美的书”所想要传递给读者的文化和精神气质,和城市文化发展的背景交织在一起,也会产生某种“化学反应”。
        姜庆共:是的。我的《上海字记》(2015年“中国**美的书”**作品)出版之后收到了很多读者的反馈,基本上每一两个月都会去图书馆、书店和读者进行交流。通过这本书大家发现,原来那些书籍、广告、甚至小区黑板上的字体这么有意思。
        我有时想,设计师所扮演的角色,其实就是专业工作者和普通读者之间的桥梁。对我来说,编写书籍就是从零开始梳理这方面的城市文化和历史。当我阅读了大量文献、搜集了许多资料之后,再将其转换成文字和图像的搭配,就相当于在做一种普及。
        城市文化的传播,可能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队伍里来,我在上海,其他设计师也可以在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的南京、杭州、苏州等地开展他们的编写和设计。我期待“中国**美的书”的版图中,将来能够出现更多这方面的书籍。 
  • 企业信息
  • 状态:普通会员
  • 核实:        
  • IP属地:黑龙江
  • 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刘经理
  • 座机:---
  • 手机:---
  • 传真:---
  • 地址:山东滨州市阳信县中国 山东 滨州 阳信县劳店镇崔家村80号